工作动态

主页 >> 协会工作 > 工作动态 > >> 知识产权赋能——走进万洋园区活动

知识产权赋能——走进万洋园区活动

点击:500 2025-04-03 15:41:00
      3月27日,宁波中意万洋众创城迎来了一场特别的“知识赋能”之旅。宁波市知识产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施军、副秘书长陈泓妍一行走进园区,与余慈园区负责人杨晓展开了一场关于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的深度对话。


从“快速通道”到“创新引擎”‌

施军秘书长开门见山,向园区介绍了宁波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独门秘籍”——专利预审“快速通道”。这条通道不仅能让企业专利申请“快人一步”,还能通过全链条保护机制,为企业创新成果穿上“防弹衣”。施秘书长强调,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的“护城河”,更是产业升级的“加速器”。他还提到,协会知识产权资源联动,为企业搭建更广阔的创新舞台。

万洋的“知识产权蓝图”‌

杨晓对协会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如数家珍地介绍了万洋集团在宁波的布局。目前,万洋在宁波拥有14个园区,其中余姚慈溪片区独占7个,朗霞、横河、中意园区更是被列为示范点。杨晓坦言,随着园区企业数量的增加,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他期待协会的介入能为园区企业提供从技术转化到品牌保护的全方位支持,助力万洋园区成为知识产权赋能的“样板间”。

 

陈泓妍副秘书长为后续合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蓝图。她提出,协会将为园区企业量身定制知识产权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吃透”政策红利。同时,协会还将搭建专利转化平台,让“沉睡”的技术找到“用武之地”。更令人期待的是,双方计划联合打造示范性知识产权服务站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园区服务模式,为更多企业提供“家门口”的知识产权服务。

 

这次走访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交流,更是一场知识与产业的“双向奔赴”。协会的“知识力量”与万洋的“产业土壤”深度融合,为宁波市“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市”的目标注入了新动能。正如施军秘书长所说:“知识产权不仅是保护创新的盾牌,更是驱动发展的引擎。”

 

未来,这场“知识赋能”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为宁波的产业升级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